鉅大LARGE | 點擊量:1036次 | 2020年07月22日
淺析Leaf與Tesla 電池系統衰減
電池體系不同、使用工況不同,電池衰退會很不相同,考慮電池系統電熱屬性的同時,要了解電池老化機制,三者會相互耦合影響。
眾所周知,電池老化有很多影響因素,其中溫度對電池衰減影響又最大。
大陸給出的電動汽車用電池老化影響因子貢獻分布圖,可以看出,HEV/EV電池系統,儲存溫度對電池壽命影響比重最大,其次是行駛過程溫度,二者分別為電池日歷壽命及循環(huán)壽命重要影響因子,相比之下DOD排在第三,其重要影響電池循環(huán)壽命。
目前熱管理方法重要是針對行駛過程,通過不同冷卻方式把電池溫度控制在合理工作范圍,提高電池壽命,而目前國內一般電動汽車電池系統質保期在5年10萬公里或更長一些。
我們看一下日產Leaf車型的情況,該車型面向市場較早,已經積累了一些數據:
這張圖顯示了288輛2011款Leaf車型在美國不同地區(qū),不同工況里程數下的容量衰減情況,粗略的看,電池系統容量衰減還是比較快的,不是一個令人滿意的結果,當然這是日產Leaf2011年的車型,整個電池系統采用的是自然冷卻的方式,新的日產Leaf進行了技術更新。
同期的TeslaRoadster又怎么樣呢?
這是TeslaRoadster給出的電池續(xù)航里程,標準模式下80%DOD,標稱續(xù)航里程194英里。
這是匯總的不同車輛4年多期間運行的數據,圖中數據看出,電池系統衰減情況相對Leaf要好一些,每1.6萬公里約損失1.6%的續(xù)航里程,預計總里程數可達16萬公里。國內的一些電動汽車電池系統又會怎么樣呢?
以上是目前能找到的一些電池系統的數據,電池體系不同、使用工況不同,電池衰退會很不相同,考慮電池系統電熱屬性的同時,要了解電池老化機制,三者會相互耦合影響,以上作為一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