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876次 | 2021年11月09日
中美高校合作研發(fā)的電動汽車自加熱快充鋰離子電池獲得新進展
六月二十五日,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電化學動力中心與北京理工大學電動汽車輛國家工程實驗室合作研發(fā)的電動汽車自加熱快充鋰離子電池獲得新進展,其成果公布于國際學術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
據了解,通常情況下,傳統(tǒng)電動汽車鋰離子電池在低于10℃的情況下,電池中的鋰離子會聚集沉積于碳正極處,導致充電時間變長,電池容量衰減。而這項研究成果能夠在0℃條件下實現每次充電15分鐘,保證4500次循環(huán)且僅有20%容量衰減,同等條件下的傳統(tǒng)鋰離子電池50次循環(huán)后就會有20%的容量衰減。
這種新型鋰離子電池在傳統(tǒng)鋰離子電池基礎上新增一層薄鎳片與溫度感應裝置,在電池溫度低于室溫時保證電子能夠通過鎳片形成通路。借由金屬鎳的電阻熱效應,電流能夠加熱薄鎳片,一旦電池溫度回升則會自動開始鋰離子電池電極反應,恢復正常充放電供能。
研究人員表示,目前的試驗原型能夠為鋰離子電池制造商供應改良思路,即使地處寒冷地帶也能夠不受外部溫度影響地使用電動汽車。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