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573次 | 2021年11月17日
動力鋰電池材料行業(yè)三大特點凸顯 市場機會在哪?
當前國內三元動力鋰離子電池單體能量密度170-190Wh/kg,整車續(xù)航里程150-200km,遠低于傳統(tǒng)燃油車的500-600km續(xù)航里程。在充電樁等配套設施仍然不完善的當下,提高續(xù)航里程成為當前發(fā)展電動汽車的重要任務之一。
從專業(yè)角度來看,提高電動汽車續(xù)航里程的途徑重要有三個:一是新增電池組容量,二是提升電池能量密度,三是通過結構優(yōu)化等手段實現(xiàn)整車輕量化。而根據科技部新能源汽車試點專項及國內重要動力鋰離子電池公司的規(guī)劃,到2020年國內單體動力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將達到200Wh/kg。相比較而言,通過提高電池能量密度的方式來提高電動汽車續(xù)航里程的空間更大。
那么提高電池能量密度的途徑又在哪?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認為,動力鋰離子電池材料有關提升電池能量密度起到至關重要的用途。而厘清國內動力鋰離子電池材料行業(yè)呈現(xiàn)出的明顯特點,針對性地進行研發(fā)投入及改進,將有助于提升材料公司制造水平。
通過GGII梳理發(fā)現(xiàn),目前國內動力鋰離子電池材料重要呈現(xiàn)以下三大特點:
1、國產化率大幅提升。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數據顯示,當前動力鋰離子電池用四大關鍵材料的國產化率均超過80%,其中負極、電解液的國產化率高達98%,正極材料的國產化率超過95%,電池隔膜國產化率超過80%。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國產化率大幅提升重要因為:1)國內動力鋰離子電池體系開發(fā)較早,且綜合性能要求相對較低,國產材料水平近幾年穩(wěn)步提升,在一致性、批次穩(wěn)定性方面進步較快,能滿足國內電池公司需求;2)國內當前70%的動力鋰離子電池為磷酸鐵鋰離子電池。我國從2004年開始研發(fā)、生產磷酸鐵鋰離子電池,其配套的磷酸鐵鋰材料、石墨負極材料等較成熟;3)當前動力鋰離子電池用材料價格普遍較低,進口材料的競爭力不強。
2、供需失衡,價格大幅上升,擴產潮開啟。2014年九月份至2016年第一季度,國內動力鋰離子電池迅速發(fā)展,規(guī)模同比上升超過200%。GGII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動力鋰離子電池產值380億元,同比上升262%。動力鋰離子電池大幅上升,重要受國家加大對新能源汽車行業(yè)的政策支持影響。
新能源汽車終端需求大幅上升,而上游材料及電池的供應量增速偏慢,導致供需失衡。2015年下半年至今,國內鋰電中上游多種材料處于價格大幅上升態(tài)勢,比如碳酸鋰、六氟磷酸鋰、銅箔、磷酸鐵鋰、濕法隔膜等。
而伴隨材料價格的大幅上升,材料毛利率也大幅回升,進而吸引多家公司積極擴產及新進入者。GGII數據顯示,2016年1-九月,國內四大材料的投資額超過350億元,其中正極材料(含上游礦產資源)、隔膜成投資熱點。
3、各大材料制造水平良莠不齊,高性能材料產業(yè)化進展偏慢。我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動力鋰離子電池生產與需求大國,但國內動力鋰離子電池與日韓相比仍存在差距,重要體現(xiàn)在能量密度、產品一致性、產品穩(wěn)定性、故障率等。
舉例來看,特斯拉的主力供應商松下穩(wěn)定量產的18650動力電芯,單顆容量已經達到3.1Ah,而國內單顆18650電芯容量以2.2Ah及2.4Ah為主,只有少數幾家能達到2.6Ah。這與國內各種類材料不匹配、電池設備自動化水平低等息息相關。國內正極材料廠商能量產動力型NCM622,但受制于高鎳電解液不成熟、電芯廠制造水平低等因素,當前還無法大批量使用NCM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