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作爱免费看20分钟_日本片免费中文字_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在线播放_1024国产精品永远免费

低溫18650 3500
無磁低溫18650 2200
過針刺低溫18650 2200
低溫磷酸3.2V 20Ah
21年專注鋰電池定制

認識一下鋰電池液冷系統(tǒng)

鉅大LARGE  |  點擊量:5933次  |  2019年01月09日  

動力電池熱管理系統(tǒng)的設計目標:調整電池溫度,使其保持在電池適宜工作的溫度范圍;減小電池包內最高溫度和最低溫度的差異。


1液冷系統(tǒng)組成


液冷系統(tǒng),是當前動力電池熱管理的熱門研究方向,利用冷卻液熱容量大且通過循環(huán)可以帶走電池系統(tǒng)多余熱量的性能,實現(xiàn)電池包的最佳工作溫度條件。


液冷統(tǒng)的基本組成包括:電動水泵,電芯散熱器(間接冷卻),溫度傳感器,空調系統(tǒng)(壓縮機,冷凝器,蒸發(fā)器)、加熱器,液液熱交換器。


其中,空調系統(tǒng)負責高溫工況提供冷卻功能;加熱器,低溫工況,負責給冷卻液加熱。

過針刺 低溫防爆18650 2200mah
符合Exic IIB T4 Gc防爆標準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2熱傳遞原理


熱管理系統(tǒng)的設計初衷是轉移動力電池在充放電過程中的多余熱量,保持電池在適宜的范圍內工作,并且不同位置的電芯,溫度差異不能太大。這樣,既可以減緩電池的老化速度,又可以減緩不同電芯之間的差異化程度的加深。


之所以存在著空氣冷卻、液冷等不同的冷卻形式,主要是熱量傳遞的介質不同,原理上,需要從熱量的不同傳遞方式說起。熱量的傳播,主要的存在著三種形式:熱輻射、熱傳導和對流。


熱輻射:溫度高于絕對零度的物體都在進行熱輻射,熱輻射不需要介質不需要接觸,以電磁波的形式向外傳遞熱量。太陽傳遞給地球的熱量就是熱輻射的典型過程。


熱傳導:熱量通過介質,從高溫區(qū)域傳遞至低溫區(qū)域的過程。與熱輻射不同的是熱傳導需要存在兩個條件:溫差和介質。

無人船智能鋰電池
IP67防水,充放電分口 安全可靠

標稱電壓:28.8V
標稱容量:34.3Ah
電池尺寸:(92.75±0.5)* (211±0.3)* (281±0.3)mm
應用領域:勘探測繪、無人設備

對流:流體內部,由溫差驅動的相對流動。


熱量,在動力電池單體內部,主要以熱傳導的方式向電池表面?zhèn)鬟f,再以輻射和對流的方式向周圍空間傳播。如果系統(tǒng)中加入了熱管理系統(tǒng),則傳熱過程被部分的改變。比如間接散熱方式,熱量從電池表面,主要以熱傳導的方式傳遞給散熱器殼體,再由殼體以熱傳導的方式傳遞到散熱器流道表面;熱量從流道表面熱傳導的方式傳遞給冷卻液,冷卻液以對流的方式將熱量在冷卻液內部傳遞,并跟隨冷卻液的受迫流動傳遞至電池包外部。


3電池包的熱管理方案


電池包的熱管理方案,涉及到三個方面的措施:電池組的冷卻、電池組低溫預熱、電池組保溫。


電池組的冷卻


液冷系統(tǒng)的冷卻功能,主要以循環(huán)低溫冷卻液的方式實現(xiàn)。如果出現(xiàn)所需散熱功率比較小的情形,由于冷卻液自身熱容量比較大,則可以不必起動循環(huán)過程,已經(jīng)可以滿足設定的溫度范圍要求。


電池組冷卻的形式主要有兩種,直接冷卻和間接冷卻。直接冷卻,是冷卻介質直接從電芯表面流過,帶走多余熱量;間接冷卻,是冷卻介質在管道和散熱器的流道中流過,散熱器與電芯接觸,將電芯熱量傳遞給冷卻介質。


電池組的低溫預熱


本來,壓縮機可以具備制熱功能,但其低溫制熱效果不佳,且耗電量比較大,對于動力電池的續(xù)航能力造成很大的影響;同時,溫度過低環(huán)境下,電池包放電功率過低或者根本低于放電最低溫度而無法放電。因此給熱管理策略中設計了汽車起動之前的預熱過程。


電池組低溫預熱,有兩種基本形式:內部加熱和外部加熱。


內部加熱,利用電池包外部的交流電源,給電池電解液加熱,直至達到電池包適用的溫度范圍為止。生熱的部件是電池自身,因此稱為內部加熱。


外部加熱,利用外部電源,給電池以外的介質加熱,介質將熱量傳遞給電池,逐步提高電池溫度,直至電池適宜的溫度范圍。外部介質包括空氣介質和液體介質,生熱的元件有PTC和加熱膜等。


外部加熱是比較常用的方式。一般的實現(xiàn)形式是,電池包內部裝備有加熱器,不使用動力電池的電力,而是在停車狀態(tài),接通電池包以外的電源,給PTC或者加熱膜供電。外部電源一般都是來自大電網(wǎng)的電能,加熱器可以按照適用的最大功率工作,而不必擔心電能浪費的問題,整體加熱速率比較高。


電池組保溫


在低溫地區(qū)應用的動力電池包,箱體一般需要設計保溫措施,用來減緩預熱熱量的散失。防止行車途中短時停車時,電池再次降低到工作溫度以下。有實驗表明,環(huán)境溫度零下20℃,預熱過程中,將電池加熱至25℃,車輛靜置8小時,溫度下降至18℃左右。


保溫措施并不是每臺具備熱管理功能的車輛都設置的。車輛預熱,電池包進入工作狀態(tài)以后,電池自身會產(chǎn)生大量的熱,如果不是極寒環(huán)境以及沒有長時間停車的需要,則電池包運行溫度可以依靠自身發(fā)熱維持。


4影響冷卻效果的主要因素


冷卻液的溫度。在冷卻過程中,冷卻液的溫度越低,電池的最高和最低溫度都相應低,但兩者的差距大。在加熱過程中,冷卻液的溫度越高,則電池的溫差也大。也就是說,冷卻液與電池溫差越大,則會造成電池組內部不同位置的電芯產(chǎn)生較大的溫差。


這個現(xiàn)象主要與不同位置電芯受熱管理系統(tǒng)的溫度調節(jié)影響程度不同有關。有的電芯與散熱器接觸面積大,有的比較??;另一方面,冷卻液在電池包內部循環(huán)過程中,從進口到出口,溫度一直在發(fā)生變化。在不同位置,冷卻液與相同本體溫度的電芯,溫差反而不同,只有精確的熱設計可以解決這個問題,而不是簡單的調節(jié)冷卻液溫度就能做到的。


冷卻液流量。冷卻液的流量越大在相同時間段內帶走的熱量越多。有仿真專門觀察了液冷模型,其他參數(shù)不變,只調節(jié)冷卻液流量的情況下,冷卻液流量對冷卻效果的影響。隨著冷卻液流量的增加,電池系統(tǒng)的最高溫度在降低,但溫差在增大。越過一個溫差最高點以后,流量繼續(xù)增加,溫差轉而開始減小。后面流量繼續(xù)增加的過程中,最高溫度和溫差都單向一直在減小。


流量增加的前半部分過程,最高溫度下降、溫差增加,其原因與冷卻液溫度持續(xù)下降的效果一致,都與具體的熱結構設計有關,不同的冷卻效果帶來不同的溫度變化量。在流量增加測試后半部分,隨著流量的增加,溫差開始減小并持續(xù)減小,是因為,冷卻液的流量增大到一定程度,相對于冷卻液的吸熱能力,電池傳遞給冷卻液的熱量相對變小。這樣,一方面,對冷卻液的溫度影響變小,距離系統(tǒng)進口遠近不同位置的冷卻液,溫差越來越?。涣硪环矫?,不同電芯傳熱面積的差異帶來的傳熱能力的差異,相對也在變小。于是,系統(tǒng)的整體溫差持續(xù)降低。


但流量不可以持續(xù)提升。一方面與消耗能量的大小有關,必然選擇一個性價比最好的流量。另一方面,長期保持大流量,是對冷卻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強度的考驗,設備壽命可能降低,同時,事故風險上升。

鉅大鋰電,22年專注鋰電池定制

鉅大核心技術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