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063次 | 2019年06月14日
如果取消新能源補貼,車企還會造電動車嗎?
新能源汽車這個話題在互聯網上始終保持著極高的熱度,之所以能經久不衰,是因為爭論的雙方都永遠無法說服對方,大家都堅持自己的觀點,毫不退讓。
你們知道嗎?新能源汽車并不是近兩年突然出現的新鮮事物,早在2001年國家就已經立項研發(fā)了。十八年前,新能源汽車研究項目被列入國家“十五”期間的863重大科技課題,從此我們就走上了氫動力汽車的發(fā)展道路。
什么?范兒你沒說錯吧?氫動力汽車?新能源不是電動車嗎?
我沒說錯,咱們當初發(fā)展新能源,目標就是氫動力。
如果汽車燃燒氫氣,那么排放出來的只有清水,絕對的環(huán)保,而且你開的越多,排出的水也越多,還能變相的節(jié)約水資源呢,妥妥的正能量啊。可是為什么氫動力汽車后來就銷聲匿跡了呢?
原因很簡單,和汽油相比起來,氫氣非常危險,說氫能源汽車是“移動炸彈“也不為過。雖然以電池為動力的電動車也不安全(自燃),但一個燃燒,一個爆炸,區(qū)別還是很大的,燃燒只是燒自己,爆炸會炸別人啊。
于是氫氣這條路就被pass掉了,正巧趕上當時的鋰電池蓬勃發(fā)展,于是鋰電池和汽車一拍即合。準確地說,咱們現在所接觸到的鋰電池標準說法叫鋰聚合物電池,是日本索尼發(fā)明出來的,1999年才開始商品化。
1999年的鋰聚合物電池和2001年的新能源汽車年齡相仿,情投意合,于是他倆準備修成正果,新能源早就把氫氣這個美麗但脾氣火爆的舊愛拋在腦后了。后來的事情你們應該也知道了,一個姓龐的青年收留了可憐的氫姑娘,倆人剛剛領證,就上了微博熱搜,連新華社記者都要過去采訪他們。
2008年就有電動車投入市場了,被譽為電動車元年,可直到2011年,電動車才開始產業(yè)化,進入大眾的視野,這是為什么呢?很簡單,因為電動車生產出來一直都賣不出去,老百姓有選擇不買的權力呀,但是2011年出現了搖號加補貼的雙拳擊打,電動車銷量一下就上去了。
為什么龐氏青年的氫能源汽車最近很火爆呢?明明是一個早在多年前被我們淘汰掉的汽車動力選項,怎么就死灰復燃了?難道他解決了氫氣易燃易爆炸的難題了?不,這個技術難題并沒有被龐總解決,和他破產的青年蓮花拖欠勞動者的工資一樣,至今沒有解決。
接下來,我們來討論一個問題,也是今天的主題——創(chuàng)造需求。
電動車的搖號加補貼,讓老百姓和車企都得到了實惠,雙方都很滿意。本來車企不愿意生產裝電池的車,油車賣的風生水起,誰關心電動車呢?老百姓也是,根本就不想買一個沒有排氣管的車,那樣會被親朋好友們笑話的。但是政府創(chuàng)造了兩個需求,第一是造電車給補貼,哪怕你騙補;第二是大城市汽油車搖號,電動車開綠燈,告訴老百姓,你買的不是電動車,是綠牌,你買的也不僅僅是綠牌,更是上路資格、通行權力以及有限資源。本來大家都沒有電動車的需求,但是這個需求是可以主動創(chuàng)造出來的。
龐青年的水氫車也是一樣的道理。在2012年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決定到2020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混動汽車的產銷量要達到500萬輛,而2018年新能源汽車產銷還不到200萬輛。即便在搖號加補貼的政策推動之下,電動車市場還是稍顯疲軟,是老百姓沒錢買車嗎?是,也不是,主要原因是沒有消費的動力。此時此刻,如果你聽到一個新聞說汽車加水就能跑,你會不會十分感興趣呢?本來氫動力汽車是一個被淘汰的項目,但是燒水就能跑的噱頭,的確是資本家為老百姓量身定做創(chuàng)造出來的需求。
暫時拋開電動車和水氫車不談,就連新能源汽車也是被創(chuàng)造出來的需求,你不相信嗎?聽我慢慢道來。
普世觀點認為,國家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是因為我國是一個多煤少油的國家,油氣生意都靠進口,如果將來出現國際爭端,石油資源首當其沖要先滿足特種和商用,維持國家基本運行保障,所以民用汽車采用非石化燃料,是特種戰(zhàn)略。
范兒不評論這個觀點是對是錯,我想說的是,除此之外還有一個觀點大家或許并不知道。
十八年前部署新能源汽車戰(zhàn)略的時候,我國汽車工業(yè)還處于初期階段,各大民營車企還剛剛嶄露頭角,就比方說你當時能買到的車型也不過二三十款而已,汽車市場發(fā)展?jié)摿薮?。但高層們還是未雨綢繆,提前二十年規(guī)劃汽車市場的戰(zhàn)略布局,因為我國的GDP全都是靠樓房和汽車撐起來的,汽車市場絕對不能出任何問題。
這件事說起來并不難理解,汽車早晚有一天會走進千家萬戶,而且汽車又屬于長期持有,不會兩三年就換新,汽車產業(yè)早晚有一天會銷量負增長,這是必然的事情。那怎么讓大家心甘情愿的去主動消費汽車這個大宗商品呢?
答案就是創(chuàng)造需求。
一般老百姓換車,都是想越換越好,年輕力壯開A級,結婚之后換B級,事業(yè)有成換C級,階級上升換D級??刹皇撬腥硕寄苋缭福瑳]錢就換不了更高級的車,只能是等車破舊了,再換一個同等級的車。有什么辦法能加速你的車變破舊的速度呢?那就通過更加嚴格的尾氣排放標準。
但是環(huán)保標準屬于被動方法,會產生民怨,如果把汽車動力方式更換一下,結果就不一樣了。你會覺得電動車很新奇,很富有科技感,再加上車企給你講一些憧憬電動車未來的美好故事,你會發(fā)現,就算沒錢換更高等級的汽油車,換一個同等級的電動車也好啊。
這就好比饅頭烙餅吃膩了,想換換口味。有人推薦你吃面條,比饅頭烙餅好吃,但本質上他們都是用面粉做的,沒有什么區(qū)別,只是廚師為你創(chuàng)造了新的需求。你不知道原來還有面條這個食物,愿意為面條買單。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么除去搖號限購城市之外,電動車在中國遍地開花的原因,三四線城市就算有購買汽油車的條件也會選擇新能源,并且這個趨勢還在一直增長之中,因為新能源的故事還在繼續(xù)講述著。
就連車企們也都會不約而同的按照故事所描繪的進行下去下去。哪怕有一天取消了新能源補貼,大家還會繼續(xù)造電動車,因為如果所有人都生產電動車而你還無動于衷的話,你就OUT了,就會被時代所淘汰掉,誰叫你不按照劇本發(fā)展呢?
請大家注意,我從沒有說過創(chuàng)造需求是一件壞事,如果我們不學會創(chuàng)造需求,恐怕都還生活在原始社會呢。范兒是希望讓更多的人都了解到經濟是如何發(fā)展的,人類是如何進步的,需求是因為什么被創(chuàng)造出來的。
學會這些道理對你買車賣車有什么幫助呢?可能沒有什么幫助,但是會解決你心里一直存在的某些疑問。
比如為什么比亞迪老總王傳福會說消費者需要被教育呢?原因很簡單,比亞迪早早就布局了電動車戰(zhàn)略,布好了局肯定要想辦法通知大家啊,王總是個心直口快的人,他只不過是把自己的心里話說出來而已。